(网经社讯)阿里云大楼作为阿里巴巴集团云计算业务的核心载体,由HPP建筑事务所打造。项目位于杭州西湖区,总建筑面积421,270平方米,占地198,200平方米,为阿里云谷园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设计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了一条东西向的主轴作为园区骨架,云广场大楼恰如一枚精妙的芯片,位于轴线中央,西侧连接着环状的阿里云总部大楼,东侧串联起生态圈企业办公楼,形成了"数据生产-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的空间序列隐喻。
设计单位充分尊重基地原有地形,将地块沿"云大路"自然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再通过中间的云广场有机连接。西侧的阿里云总部大楼采用巨大的环状矩形体量,象征着对数据的计算与保护;而东侧规则均布的生态圈企业建筑群则寓意着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输出与应用。
这种从建筑形态到业务逻辑的巧妙映射,使整个园区成为了阿里巴巴云计算理念的物质化表达,超越了单纯的功能主义考量,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设计境界。
园区内各建筑之间既保持相对独立,又通过连廊、天桥和景观系统紧密联系,体现了"独立运行、相互连接"的云计算基本原则,将虚拟世界的网络拓扑结构转化为实体空间的建筑关系。
云广场大楼作为整个园区的空间枢纽和精神中心,其双U型造型直接取材于阿里云的品牌LOGO,围合出高科技园区的双面入口广场,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强化了企业标识。广场中间横跨马路的人行天桥实现了东西园区的物理连接,成为了"数据畅通无阻"这一理念的建筑宣言,使西侧的阿里云和东侧的生态圈企业从象征到实质都真正融为一体。
设计团队摒弃了传统高层办公塔楼的刻板模式,创造性地采用了大型矩形环状结构,通过内向围合的方式,创造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中央庭院。所有服务空间均朝向内侧庭院,建筑内的环廊系统连接各个重要节点,使员工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体现了对云计算企业工作方式的深入研究。平面根据不同技术部门进行划分,每层的大开敞区域为程序员创造了沉浸式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
在常规办公空间之外,设计团队巧妙地植入了多样化的功能模块,包括会议室、头脑风暴室、健身房、餐厅和设备用房等,这些模块如插件般灵活散布于办公空间之中,加之贯穿不同楼层的多个中庭,使庞大的建筑体量充满了流动感和活力。